贾瑚查过文书后就进了城门。
京城果然热闹非凡,街市之繁华,人烟之阜盛,即便是曾为王都的金陵,也少了京城那种蓬勃向上的泱泱气息。
刚敲过辰鼓的大街上人来人往,又有南来北往的商人,奇装异服的外国人,贾瑚身着道袍,处于其中倒不大显眼了。
贾瑚随意在路边找了个卖菜的老丈询问荣国府位置,听着老人家噼里啪啦的说个口沫横飞。
“小道长去荣国府是找对地方了,满京城的王公贵族,就属他家对出家人最大方,但凡去化缘布施,少有不给,听说荣国府老太君最是礼敬出家人,小道长去了莫怕,多说些好话,老人家都喜欢你这样的好孩子。”
“多谢老丈指点,”
贾瑚打了一个稽首,“老丈对荣国府这么了解,可是与府中人有亲?”
“平头百姓哪里能和这样的大家攀上亲戚,老夫今年添活了七十有余,在这京城住了大半辈子,不瞒小道长,那家贵人不能惹,那家最和善,老夫是一清二楚。”
又指点贾瑚对荣国服府上的下人要客气些,"宰相门前七品官”。。
贾瑚又谢了老人家,等推着平板车卖菜的老丈离开才继续行路。
荣宁国府位于同街,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门前列坐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正门却不开,只有东西角门有人出入,正门上有一匾,上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
西面不多远,照样三间大门,一样的摆设,乃是荣国府。
贾瑚心中不愿意暴露身份,一时没了法子,暗道:“若是会那折纸为鹤的道术,也不会如此麻烦了。”
他又记得小时常有人说自己面似祖父,还是遮掩一下为好。
贾瑚离了荣宁大街,选了个无人小巷,回忆曾看过的术法,掐了个法诀,容貌渐渐变得普通起来。
此法决是幻术一种,并不能真正改变容貌,可不知不觉间让人忽略容貌长相,精气神越充沛,效果越低。
毕竟贾瑚只在闲时看过一两本术法书,从前修为不到火候,直到前几日修为精进,才能开始学习法术。
“道法是根,术法是枝,我读道经三年,不敢说读懂,也有些所得,回去该抽时间学术法。”
贾瑚离山这几日,甚感不便,比起在山上修道,凡间多了许多琐碎事情。
贾瑚以现在的模样步行到荣国府门前,朝门房稽首道:“无量天尊!”
荣国府守门的小厮见是个八九岁大的道童,其中一人笑道:“小道长是何人,为何而来?”
“小道是游方之人,路过宝地,求碗斋饭可否?”
门房小厮见贾瑚小小年纪,举止和大人一样,一本正经,都不觉发笑。
“小道长小小年纪就学师傅出来游历,我们府上最敬出家人,小道长且等等,我去禀报管家。”
贾府门房都是精挑细选,对待上门客人,不依来人衣着穿戴,排场体面是否有钱有权而失礼傲慢,一个小厮进去禀报贾府管事,另外的人就让贾瑚坐下,吃茶。
不一时一个和小厮显然不同的中年人出来,见了贾瑚就道:“小道长随我来,鄙府饭菜简陋,小道长不嫌弃就多用些。”
贾瑚出了荣国府大门还是忧喜交加。
喜则是母亲管家得力,家中门风甚好,乃是知礼之家,他虽不打算恢复身份,也觉得心中甚慰。
一忧就是不知该如何与祖父相见,一个小小游方道士进贾府吃顿斋饭不难,可想见贾家当家人就不容易了。
正此时,贾瑚听到有人提起祖父。
他离贾家大门已远,不过耳聪目明之下,尚有只言片语进耳。
“清虚观……,”
“可不是,老爷又去找张道长了”
“张老爷……”
贾瑚心中一动,脚下不停,径直离开。
贾瑚记得京城清虚观中的有个张道长,是祖父贾代善的出家替身,两人关系极好,贾瑚幼年时少有的几回,都是随祖父去清虚观找张道士下棋喝茶,张道长还送过他一串檀香木珠,祖父笑话他明明是道士偏做和尚的活,张道长也不生气。
贾瑚得了祖父所在,不敢耽搁,暗暗掐诀加快脚步,以比常人快一些的速度往清虚观赶去。
清虚观,香房。
贾代善细细讲了昨夜梦境,等面前的道士解梦。
张道长留着一把美髯,最是爱惜,可今日坐下后就不时抚须,生生揪下几根,疼的皱起脸。
贾代善慢悠悠道:“今日你把胡子都剃了,我也不走。”
张道士气道:“我是道士,不是和尚,解梦你去和尚庙,来我这道观甚!”
贾代善比张道士还不带烟火气,给两人倒了香茗,才道:“我找有真本事的人,不找骗钱的,你这老道虽然是个半吊子,比那些人还是强出许多。”
张道士接过茶一饮而尽,笑道:“我认识你四十年,得你句好话可不容易!”
“也罢,我就给你卜上一卦,你要算什么?”
贾代善沉声道:“我那孙儿贾瑚,不幸早亡,昨日入我梦中,你能不能算一算他?“
张道长为难道:“阴司掌管鬼魂,我只能算出贾瑚是否投胎,你还要算?”
“算,我早年不信阴私报应,造了不少杀孽,可我那孙儿稚子无辜,只怕他在地下受苦,就是我的罪孽了。”
张道士摇头,“所谓冤有头,债有主,生前管不了身后,你虽然杀孽不少,但有国运相护
,乃是战场将军,我是你的替身,气运相连,我这些年日日诵经,你总能沾染一点福报。”
贾代善失笑,“男儿保家卫国有何可惧?我只不愿儿孙受我所累。"
张道士无奈,知道贾代善不是心志能改的人,取出龟甲为贾瑚卜算。
张道士有修为在身,算卦常用的是三枚五帝铜钱,这次因为干涉阴间,才取出宝贝龟甲。
贾家所有人的生辰八字张道士都一清二楚,昔年贾瑚出生,张道士就应贾代善所托卜过一卦,算出贾瑚是贾府未来的关键之人,贾家兴盛应在其身,却命有一劫。
贾瑚夭折后,张道士也甚是叹息。
贾瑚一路行到京郊,也不用问路,顺着山路往上便至。
清虚观建在城外妙峰山顶,论起香火不及山腰的娘娘庙,惟取清幽宁静,避暑极佳。
因贾公的出家替身张道长在清虚观挂单,贾家每年都舍许多香油钱在此,祈福打醮,置办道场法会也另有供奉。
贾瑚破除心魔后,心中只剩即将面见亲人的欣喜,他行到清虚观前,一身道袍与观内童子相仿,进门毫无阻碍。
贾瑚进了大殿,先给三清奉香,才往后面张道士的清居的小院走去。
另一边,张道士连卜三遍,面上惊疑不定,奇道:“怪哉,怪哉!”
“有何不对?”
贾代善忧心道。
张道士不答,起身离开静室,在院子里左右踱步。
贾代善跟着,就见这老道士神神叨叨,摇头晃脑不知在说些什么。
“修道修成疯子了不成?”
贾代善心中暗暗打鼓,也不敢去喊他,他在战场上见过这样的兵士,须得等他们自己缓过来,强行唤醒是不成的,一不小心人就废了。
贾代善示意别人不要插手,等老道士转悠累了就会停下。
贾瑚敲门进来时就看到祖父站在院中,一脸无奈的看着一个老道士。
“来了,来了!”
贾代善就见一个道童进来,老道士跑过去一把抓住,失态大笑。
贾瑚……
贾代善上前要劝老道士放开那孩子,就听张道士拉着人道:”好孩子,定然是你!我果然没算错!”
贾瑚撤掉法诀,抬头看向贾代善,“祖父!”
退婚流小说【tuihunliu.com】第一时间更新《红楼之贾瑚修仙记》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