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婚流小说

第90章 决战(上)·也先奇谋

天才一秒记住【退婚流小说】地址:tuihunliu.com

洪熙十二年九月初,连绵的秋雨已经浸透了黄河两岸的土地,也浸透了这场持续近半年的战争。细雨霏霏中,大明与瓦剌的军营遥遥相对,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比硝烟更浓重的疲惫——双方都像被雨水泡胀的弓弦,既拉不开致命的满弓,又找不到体面的松劲理由。

大明需要一场明确的胜利,把瓦剌人赶回漠北的风沙里。这不仅是为了关中的百姓不再受劫掠之苦,更是要向天下证明:帝国的根基稳固,洪熙皇帝的治下,有能力庇护每一寸疆土上的子民。而瓦剌可汗也先的算盘里,胜利的定义早已悄悄改变——从"饮马黄河、直逼中原",变成了"带着足够的尊严北归"。哪怕没能抢到多少物资,只要能对外宣称"大败明军",就能稳住那些蠢蠢欲动的部落首领,保住自己摇摇欲坠的威望。

瓦剌主营的毡帐里,牛油灯的光晕被穿堂风搅得忽明忽暗。也先攥着拳头站在地图前,指节因用力而泛白,面前的矮案上散落着各部首领的谏言——十之八九都在说"退兵",甚至有个年轻的百夫长壮着胆子提议:"不如降了汉人,至少能混口饱饭。"

"降?"也先猛地抓起案上的沙盘,那两个巴掌大的木盘里盛着细沙与碎石,本是用来推演战术的,此刻却成了他怒火的宣泄口。"啪!啪!“两声脆响,沙盘被狠狠砸在地上,碎木片混着沙砾溅到首领们的皮靴上,”你们的血性都被马奶酒泡没了吗?“他的咆哮震得灯芯突突直跳,”祖辈们骑着战马横穿大漠时,你们的父亲告诉过你们什么是‘降’吗?瓦剌的男儿就该像雄鹰一样死在天上,不是像兔子一样钻进汉人的笼子!“

帐内死寂一片,只有雨点打在毡帐上的噼啪声,像在为这场争吵敲着冷漠的节拍。过了许久,坐在最末位的白发长老缓缓开口,他的声音嘶哑得像被砂纸磨过的牛角号:”大汗息怒。“老人拄着狼骨拐杖,每说一个字都要喘口气,”汉人靠着火器死守营垒,咱们的骑兵冲三次,就得丢下上千具尸体。前几日去换盐的小子说,他们的佛郎机炮能打三里地,铁弹子比马头还沉,咱们的皮甲根本挡不住......"

"不止如此啊。“另一位留着络腮胡的长老跟着摇头,他的指甲缝里还嵌着战场上的血泥,”汉人早就布好了局。陕西的粮道藏在山谷里,黄河边的营垒砌了三层青砖,连渡口的浮桥都换成了铁索的。咱们打了半年,除了损兵折将,啥实在东西都没捞着。再耗下去,不等汉人动手,咱们自己就得先散伙——昨天夜里,又有十几个小子带着战马跑了,说是要去投奔鞑靼。"

也先的胸膛剧烈起伏,手按在腰间的弯刀上,刀鞘上镶嵌的绿松石硌得手心生疼。他何尝不知道这些都是实话?可就这么灰溜溜地退回漠北,他这个"草原之主"的脸面往哪搁?那些早就看他不顺眼的鞑靼首领,怕是要连夜带着骑兵抄他的后路。他猛地抬头,眼里闪过一丝孤注一掷的狠厉:"不能退!但可以绕!"

他俯身从地上捡起半块碎木片,在湿漉漉的毡毯上划出一道歪歪扭扭的弧线,直指地图上"太原"的位置:"赛罕王!"

帐外的雨幕里,也先的弟弟赛罕王闻声掀帘而入。他的甲胄上还沾着晨露,显然是刚巡营回来。

"你带一万骑兵,绕到山西去。"也先的声音压得很低,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太原是汉人的粮道枢纽,你去把它断了!能抢多少粮食就抢多少,抢不走的就一把火烧干净!得手后别走来时的路,从鞑靼的地盘绕回漠北,让汉人追都追不上!"

赛罕王的脸色"唰"地白了。他比谁都清楚山西的地形——那里沟壑纵横,明军的卫所像星子一样撒在各处,别说断粮道,能不能活着摸到太原城根都是未知数。可看着兄长眼里的血丝,他张了张嘴,终究只吐出三个字:“臣弟遵令。”

临行前夜,也先屏退左右,悄悄塞给赛罕王一包沉甸甸的东西。赛罕王捏了捏,是金箔的触感,薄如蝉翼,却重得压手。“若是事不成……”也先的声音低得像耳语,“就用这个买通鞑靼的首领,哪怕割让一片草场,也要借道回来。记住,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赛罕王攥着那包金箔,指缝里渗出冷汗。天刚蒙蒙亮,他点齐一万骑兵拔营出发。队伍刚走出三里地,雨突然下得急了,豆大的雨点砸在头盔上,发出沉闷的响声。赛罕王猛地勒住马,伏在马背上,肩膀剧烈地颤抖起来。

"王爷?"身边的副将慌忙凑近,以为他中了箭。

“此去……怕是要死无葬身之所!”赛罕王的哭声混着雨声炸开,像头受伤的孤狼在荒原上哀嚎。他想起那些在黄河边啃树皮的战马,想起亲卫们用鲜牛肉换明军面粉的模样,突然觉得这一万骑兵,不过是兄长用来挽回颜面的祭品——汉人怎么可能不防备粮道?太原城的守军怕是早就等着他们自投罗网了。

瓦剌士卒们看着主帅哭得撕心裂肺,个个面面相觑,心里的恐慌像野草般疯长。有人悄悄勒住马,望着来路的方向,眼里满是犹豫;有人握紧了弯刀,却不是为了杀敌,而是想着万一遇袭,该往哪片林子钻;连最前面的探马都放慢了速度,手里的马鞭有气无力地垂着。

队伍越走越慢,马蹄踩在泥泞里,发出"咕叽咕叽"的声响,像在为这场注定徒劳的奔袭伴奏。雨幕中,他们的旗帜被淋得耷拉下来,狼头图腾的眼睛被雨水糊住,活像条丧家犬的尾巴。

也先站在高坡上,看着弟弟的队伍消失在雨雾里,心里掠过一丝说不清的不安,却很快被"断粮道"的执念压了下去。他转身回营,帐外的雨还在下,敲打着营寨的栅栏,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像在为这场战争的终章,奏响悲凉的序曲。

明军大帐内的烛火彻夜不熄,与帐外的秋雨形成奇妙的呼应。地图上的黄河像条蜿蜒的赤练,而将领们的手指在纸面划过的轨迹,比战场上的刀光还要纷乱——关于瓦剌人的下一步动作,两种截然不同的推测正激烈碰撞。

英国公张辅的手指重重落在太原以西的山谷,朱砂笔在那里圈出个醒目的红圈。这位鬓角染霜的老将已年过七旬,铠甲的肩甲被岁月磨得发亮,声音却依旧沉稳如钟:“瓦剌人若想翻盘,必袭太原粮道。”他提起案上的《三国》,翻到官渡之战的篇章,“当年曹操烧乌巢,靠的就是出其不意断粮道。也先熟读汉家兵书,定会效仿此计。”

“老将军此言差矣。”朱勇上前一步,甲胄上的铜钉在烛火下闪着光,“瓦剌的优势在骑兵机动性,蓟州方向才是要害。他们若攻蓟州,黄河主力必驰援,届时在半路设伏,正能利用我军骑兵折损过半的弱点。”他的话引来一片附和,几位年轻将领纷纷点头——毕竟瓦剌骑兵来去如风的特性,早已在战场上给明军留下深刻印象。

帐内的争论声渐起,烛火被气流搅得摇曳。朱瞻基坐在帅案后,手指轻叩桌面,目光在地图上的“太原”与“蓟州”间游移。明军的兵力本就吃紧,八万主力折损近三成,后勤更是被秋雨拖得举步维艰,根本不可能同时兼顾两个方向。

“诸位静一静。”朱瞻基的声音不高,却瞬间压下所有议论。他起身走到地图前,指尖点在太原的位置:“蓟州有总兵数万精兵驻守,城防坚固,瓦剌若去,必是久攻不下。而太原的粮道,是我军命脉,一旦有失,前线十万将士便成无米之炊。”他顿了顿,看向张辅,“老将军说得对,也先熟读兵书,定会学曹操——他没有太多时间耗下去,必须用最快的方式逼我们让步。”

决定既下,帐内立刻响起行动的指令。朱瞻基调派前线三万精锐,再加上山西都司的两万兵马,共五万人马交由张辅统领,星夜赶赴太原布防。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NBA:从灌篮高手开始》《修仙:我的金手指通神界》【707小说网】《瓦:红温型选手,队友越红我越强》《太子重生不娶我,凤命在手嫁皇叔!》《从卖盒饭到中华名厨》【新顶点小说网】【笔趣阁】【书荒小说网】《境界无极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转载请注明来源:退婚流小说tuihunliu.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穿成恶嫂嫂,系统在手粮满仓奥特:掠夺词条!开局升格黑暗皇帝!祁同伟:胜天半子,靠的全是儿子快穿:娇气,但被大佬们追着宠四合院:参军归来,我教众禽做人东风破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贤惠夫君茶又娇仙域记转嫁京圈大佬后,前任悔不当初不心慈,不手软,嫡女已黑化穿越之喜满鸿福小农女小卖部通末世,一盒泡面馋哭大佬随军西北,大小姐搬空家产嫁大佬太子妃咸鱼日常怀上崽崽后,我成了豪门真千金我,恶毒大师姐,带飞全宗门!宫斗谁爱斗谁斗,我换嫁摄政王冠绝京城穿越武侠世界,我靠做梦升级规则怪谈:从黑童话小红帽开始无敌掏空家底,资本家少奶奶下乡了改嫁小叔随军后,白眼狼们后悔了重生后,我果断退婚转嫁冷面军少F级骷髅兵?校花契约后我直升大帝!你娶平妻我和离,娇夫上门嘎嘎宠太上武神诀吴云肖雪燕从军赋犯上者弹幕觉醒后,京圈小公主杀疯了听她吃瓜后,文武百官卷疯了万化仙主,从捡漏废丹开始!逼我顶罪,行,出狱后虐疯全豪门灵界小修听动物心声后,我运气爆棚重回高考当状元饥荒年:上山打猎带娇妻吃鸡雾色靡靡回京认亲被嫌,听劝换爹后成团宠好孕娇娇茶又媚,母凭子贵夺凤位净水迎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