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婚流小说【tuihunliu.com】第一时间更新《红楼之贾瑚修仙记》最新章节。
冬日午后,离城门不远处的官道有人在沙沙扫雪。
孟娇看了两眼就不感兴趣,问师兄,“小师弟说过清虚观张道长是同道中人,可要拜访?”
刘悔微微点头,他穿着银鼠皮的坎肩,衣领处有灰色绒毛,衬着一张平平无奇的面容也富贵两分。
孟娇坐在马车上,帘门半掀,看着骑马的人笑。
两人游历人间,化为常人,故而虽然寒暑不侵,但衣着也不能太出奇。
福州等地冬日温暖,穿单衣尚可,到了北地,孟娇就去采买了些大毛衣服,给她自己的是白狐裘,红羽毡衣,替刘悔选了银灰鼠的坎子外衣,最受富商老爷喜爱。
刘悔不在意这些外物,不过他觉着该给这个下山后胆子更大的师妹一点教导。
他坐在马上背上身形不动,指尖一弹,车帘刷的落下,盖的严严实实。
孟娇一惊,下意识要把帘子拉开,就听师兄传音道:“路上有行人。”
孟娇怏怏不乐的坐在车上。
下山游历,最不习惯的就是俗世对女子的束缚。
在山上时,孟娇身为女弟子在清华真人面前和师兄弟一般无二,甚至更有脸面。
山下的小镇大约是靠近北境,民风开放。女子性情带着北地的豪爽,嫁人前在家中受父母看重,嫁人后丈夫不好,直接上手打的居多。
可越近京城,民风不同,孟娇不但不能和刘悔一样骑马,坐在马车上车帘也不能拉开让人看到面容。
孟娇有点后悔,早知道扮成男子更方便。
她又有些气闷,凭什么女人要遵从什么”三从四德“,出个门还有把脸遮的严实,否则就是失礼。
这趟刘孟二人还是扮商人,半途中刘悔买了几辆马车,雇了车夫,要把海外的奇珍卖到京城,因而路上耽搁几日。
中间又有一桩事情,经过应天府,刘孟两人带着几个凡人打尖住店,孟娇闲不住,撇开师兄出去玩耍,晚间却抱着一个三四岁的的女娃娃回来。
女娃娃穿着粗布衣服,却是粉雕琢,雪可爱,眉心米粒大小的胭脂志,乖觉可喜。
不待刘悔问,孟娇就说了明白。
女娃是她从一拐子手里救出。她出去时掩了面容,街市热闹,孟娇逛了一会,尝了些人间烟火。
听闻城北的一家刘记馄饨味道最鲜美,孟娇不耐烦行路,就溜到一无人小巷,法诀还没念出,就听见一人抱着个孩子喘着气跑了进来。
孟娇不欲惹事,闪身到墙上避开,见是一个面相为恶,长的却周正的男人,怀里揣着一团鼓鼓囊囊。也是孟娇的耳力非凡,听出是个小孩子的呼吸声。
孟娇又听到远处街市上嘈杂声中含着丢孩子的哭声,这人又鬼鬼祟祟,哪里不明白。
“既然你救了孩子,怎么不还给人家?”
刘悔打断孟娇滔滔不绝的讲解她的英姿。
孟娇摸摸女娃娃软软的小脸,笑道:“我自然是把那孩子还了,这是那拐子从前拐的,养在家里不知有什么盘算。”
刘悔看着师妹兴致勃勃的又说起该给孩子买些衣服,又要给女娃娃洗澡,心里一动,道:“师妹难道要留下她?”
刘悔道:“咱们是方外之人,虽不该插手俗事,可既然救了这女娃,还是早点让她和家人团聚。”
言下之意孩子必须要还回去。
孟娇哄着一直乖乖睁大眼睛不说话的女娃娃睡下,放到床上,笑道:“师兄说笑,孩子自然要送回父母身边。”
刘悔松了一口气,又听她道:“我和她父母商量,收个小徒弟如何?”
最后刘悔也没有劝动师妹,女娃娃就留在了车队。
本来孩子该早些送回家中,可孟娇下手时略重了些,又使了幻术教训那拐子,第二日去寻时拐子竟吓死多时,魂魄也被阴司收去,是孟娇想不到的。
刘悔也未曾想到,不过他修为更高,安慰孟娇是那拐子做恶多端,遭了报应,应在孟娇身上。
可拐子没了,女娃娃年纪小,不知被拐了多久,虽然乖巧,问起父母家在何处,却不肯答话。
刘悔一行人到了京城,包了客栈的院子住下。
深夜,清虚观有客人来访
孟娇用披风裹着孩子,笑道:”早就听闻道长算术惊人,今日一见,名不虚传。“
原刘悔三人才到了清虚观门前,张道士站在大门迎接,笑说他已经恭迎多时。
张道士请两人上座,态度谦虚而不谦卑,笑答:“前辈客气,晚辈半生精研卜算,不过略有所得。”
刘悔听凭师妹与张道士寒暄,见张道士素衣道袍,神态自若,暗暗点头,开口道:“道长不必自谦,我们来是有事相求。”
孟娇掀开披风,露出熟睡的小脸。
“这个孩子是我们从拐子手中救出,阴差阳错不好打探她的身世,愚兄妹不善卜算,听闻道长之名,可否算算这孩子的父母在何方,好叫她们团聚。”
这是善事,张道士也不推辞,仔细查看女娃的面相和手相,起身走了两圈,笑道:“得了!”
张道士怜惜的看那孩子一眼,道:“两位功德无量,做了一桩善事!”
原来这孩子的命运实在坎坷。
女娃出身富贵人家,却一生孤苦。
幼年被拐,与父母天各一方。若非遇到刘孟二人,今后遭遇实在堪怜,更要芳魂早逝。
张道士叹道:“这孩子与莲有缘,出身污泥而不染,非两位相助,有早夭之相。”
“那她的父母在何方?”
张道士闭目良久,道:“这孩子命途坎坷,却又有些古怪!”
他道:“贫道不才,也算有些修为,两位前辈大德,贫道尚能卜出今夜有贵客临门,这孩子的得遇贵人,本该命星有变,可贫道连算三遍,仍是薄命之相,父母再无相见之日,何其怪载!”
他取出龟甲,又取了女娃指尖一点鲜血,念念有词,半晌,额间落下豆大汗珠。
刘孟二人早在张道士说出有古怪时就暗自戒备,天外破空声传来,两人一齐出手,孟娇连甩出一叠符篆,刘悔手中浮现巴掌大小的白盘。
“算得了!”
张道士不知危险,顾不得擦汗,拿起朱砂笔写下数行字。
“前辈?”
张道士拿起纸刚想说话,就见两位前辈神色紧张,宝光溢出,好像在和人斗法。
“根并荷花一茎香,
平生遭遇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
致使香魂返故乡。”
刘悔进来就见孟娇嘴里念叨着张道士耗费心血算出的卦,手指不自觉敲着桌子。
前夜在清虚观里和人隔空斗法,两人凭借法宝符篆打伤了敌人,自身也有损伤。
好在两人不缺灵丹妙药,又有法宝护身,打坐一夜就恢复过来,也是两人想不到无意间救了一个女娃,竟然牵扯到修士。
孟娇见了刘悔,起身道:“师兄,我决定收莲儿为徒。”
孟娇冷笑道:“师兄不必相劝,我们明灵山没有被人欺到头上还要赶着赔罪的道理。”
刘悔叹道:“因果已经结下,恐怕我们放手也来不及。”
只有主动伸手消除。
孟娇得了师兄默许,心中郁气顿时消散。
荣国府,
府上多年未曾添丁,不想大奶奶张氏一朝老蚌怀珠,得了个姑娘,满月后二奶奶王氏又爆出喜讯。
王氏怀胎七月,去娘家请相熟的太医把脉,确定是个男胎,心中不禁得意。
心腹在旁捧道:“奶奶的福气旁人拍马也比不上,再添个小公子,公爷太太也要高看奶奶!”
王氏被捧的高兴,嘴上训斥道:“女子绵延子嗣是本分,我不是那重男轻女的人,这话莫提了。”
心腹应是,转而夸赞元春,道:“咱们大姑娘随了奶奶,太太最疼,才多大年纪,那气派,不是奴婢夸,真是满京城难寻!”
王氏叹道:“元春是个好的,可惜托生我肚子里,她这样的品格,真配个寒酸举子,或是公府庶子,我怎么舍得。”
王氏再不甘,心中也明白,就算有荣国府姑娘的名头,元春的前程也高不了。
摸摸肚子,王氏真心希望太医说得没错,不但是为自己,这是个儿子好歹可以自己拼前程。
长房的奶奶就没有这个烦恼,张氏听了下人报信,只是应了一声,仍在慈爱的逗女儿说话。
盈姐儿开年就算两岁了,实际上才十一个月,已经能说话了。
屋内烧了地龙,角落还有炭盆,屋里人穿着夹衣还觉热。
盈姐儿鼓着腮,小手使劲去够身上的衣服,黑汪汪的大眼睛里满是委屈,
“热,脱!”
小丫头努力想把衣服扒下来,穿得圆滚滚的身子两只小手够不到彼此,小丫头委屈的撇嘴,又朝张氏招手。
张氏握住女儿的小手,笑道:"盈姐儿真聪明,热了就要脱衣服,是不是?”
奶嬷嬷也笑的合不拢嘴,“姐儿才多大,平常人家的孩子哪有这么机灵!”
“这孩子像她大哥哥,瑚儿两岁的时候就知道心疼我了!”
奶嬷嬷应和,不像从前一样一提到贾瑚就怕张氏伤心,主要是盈姐儿出生后,张氏就常说女儿像贾瑚,面色也不带愁色。
盈姐儿玩累了睡下,张氏才继续处理家事。
王氏腹内是男是女张氏并不在意,得知她打算瞒着,也没兴趣说破。
”琏儿生辰快到了,今年施粥多设两处,按常例办。”
所谓常例,即是由张氏私房出钱。
贾代善在府上添了春冬救济孤寡的定例,写进族规,由张氏主管,张氏自己每年也投入大笔银钱扶危济困,和贾府的帐分开。
刘孟两人得了空去见小师弟的家人,就见荣国府家中有度,行善积德,暗自替小师弟欣慰。
天才一秒记住【退婚流小说】地址:tuihunliu.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