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婚流小说

分节阅读 281

“什么”议论声再度哗然而起,“这怎么可能我们不可能借助现有科技驱散面包星云又或者治愈那种疾病的,也不可能找到足以抵挡那种致命辐射的材料。”

黄渊并没有理会会场之中的议论,而是慢慢的等待着。直到那议论声全部消失之后,黄渊才低下头,用手中笔在虚拟屏幕上开始书写,投影设备则将这些东西都投射到了黄渊身后的巨大屏幕之上。

当第一行公式与数据出现之时,人们的目光便瞬间被吸引。再过了片刻,议论声再一次响起:“黄渊博士似乎是在阐述那种最近发现的电磁用力的变异形式。这不是已经被证明为不具备太大价值了么”

“嗯一种新的推进设备借助这种新的电磁相互用力来达到影响巨型气态行星的目的这有什么目的么”

“这这似乎是在描述两颗气态巨行星融合的过程。没错,一定是这样。”

黄渊博士的书写耗去了很长时间,人们则一直在聚精会神的观看着,偶尔与同伴低声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在刚开始的时候,这些议论声还很少,但伴随着公式与数据的增加,那议论声便逐渐增大了起来,甚至开始有争吵声出现。到了最后,争吵声也渐渐平息下去,会场开始变得鸦雀无声。

当黄渊博士书写完最后一行数据,最终抬起头来的时候,会场内并没有出现预料之中的欢呼与掌声。黄渊观察片刻,便看到与会者们面面相觑,眼中尽是茫然。

面对这种情况,黄渊心中满是诧异,甚至有些怀疑自己是否犯了什么低级的错误如果自己珍而重之的召集了所有人,但结果却是自己的结论根本不能成立的话,那么此次会议将会成为真正的笑话。

但思考片刻,黄渊没有找到任何疏漏的存在。于是黄渊问道:“大家没有什么要提问的么”

一名与会者率先举起了手,获得允许后说道:“黄渊博士,很抱歉,我并不是太理解您所描述的。您描述的每一个过程单独拆分来看的话,我都可以看懂,但组合在一起就有些不明白了。请问,在过程一和过程二之间您是否遗漏了某些东西”

在这名与会者之后,质疑声开始不断响起:“我不明白您是如何从之前的论证得出后续的结论的。它们之间似乎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杨米尔斯方程可以用在这里进行计算么它们应该属于不同的领域。”

“奥托里克定律似乎并不适用于这种极高能级下物理过程的描述。唔等等,我不太确定,它用在这里也是可以成立的,不,这应该有些问题,嗯它”

黄渊渐渐察觉到,并不是自己的计算过程存在什么低级错误,而是似乎自己的思维太天马行空了一些,导致同事们并没有理解这些公式与数据。

黄渊知道,自己应该可以称得上是一名杰出,甚至顶尖的科学家,自己有这个自信。但如果说自己的能力远远超出同事们,甚至于达到了同事们无法理解自己思维的地步,那就有些夸张了。

“或许在那巨大的压力之下,我偶尔灵光一闪,以超出我以往水平的思维能力才完成了这次计算,如果是正常状态下的我,别人将这些计算放到我面前,我应该也是看不懂的。”

黄渊心中隐隐有了这样一个猜想,这让黄渊有些哭笑不得。他很清楚的知道自己这些计算的价值,这些公式与数据甚至有可能改变整个文明的命运。同事们的质疑自己也可以做出完美的回答,但这样一个重大的发现却源于偶然状态下的一次灵光一闪,这或许只能归结于幸运。

平静一下思绪,黄渊轻咳一声,说道:“象声,你可以理解这些计算过程么”

莫象声关闭手中的小游戏,抬起头来认真说道:“虽然有些困难,但还是可以理解的。”

黄渊脸上便出现了一些笑意:“你认为这有没有可行性”

莫象声认真思考片刻,说道:“完全具有可行性。”

虽然所有人都知道莫象声神经有些不正常,但没有人可以否认他的科学天赋。他既然说出完全具有可行性这样的话语,便意味着黄渊的计算真的极有可能是正确的。

“好,你来向大家解释一下。”

莫象声没有推辞。他走上前台,首先放大了一组公式,说道:“新发现的变异形式的电磁用力拥有以下特征,这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这种用力,在不接触新木星或者新土星的前提下对其施加用力,且损耗极小。计算表明,如果我们可以制造出功率达到一定数值的推进设备,便完全可以缓慢的改变其轨道,并最终让两颗行星融合,以达到将其变成褐矮星的目的”

“我们真的有能力将两颗气态巨行星融合为一颗么”

“原本不具备可行性。可是新发现的电磁用力在特殊环境下的一种异变,让我们拥有了这种能力。凤凰星系中的两颗气态巨行星,新木星的质量高达十一倍木星质量,新土星则高达两倍木星质量,这两者融合,刚好可以达到褐矮星的最低质量,一旦它被点燃开始进行恒星级别的核聚变,再为其加速,我们便可以躲避在它的羽翼之下,由它保护着我们冲出这茫茫星尘。唔,之所以在这个过程中适用杨米尔斯方程,是因为以下原因”

褐矮星虽然只是失败的恒星,但在形成初期,它内部同样会进行核聚变,同样可以向外界辐射能量,同样可以依靠恒星风来营造自己的恒星圈。而恒星风可以驱散星尘,在它周边营造出安全地带,届时,人类的飞船只要躲避在它旁边便可以避免受到面包星云的影响。

“我注意到,就算有这种新型的推动设备,以融合之后褐矮星的质量来计算,我们最多也只能为其施加每平方秒不足零点一毫米的加速度,这种加速真的有意义么”

莫象声转头再度看了一眼那些公式与数据,才说道:“理想状态下,我们通过这些设备能为褐矮星施加的极限加速度是零点零八毫米每平方秒,当然,实际情况可能要比这更小。不过如果以零点零八毫米这个数字来计算的话,航行过二十光年的距离,大约需要两千两百年。这个数字对我们在座所有人来说没有什么意义,因为我们不可能有那么长的寿命。但是,对于我们文明来说,我认为这是有意义的。”

首先推动新木星与新土星融合,令其变成褐矮星,再连续为这颗新诞生的褐矮星加速两千余年时间,依靠它的庇佑,在面包星云之中航行足足二十光年的遥远距离以离开它的影响范围,这个计划无论从哪方面来看,都充满了疯狂,大胆与不切实际的味道。但黄渊博士书写出的那些神奇的公式与数据,则将这个计划从幻想拉到了现实之中。

第四百四十章

莫象声仍旧在不急不缓的进行着自己的讲解。他的讲解并不能算好,其中充满了各种与他老师黄渊博士类似的天马行空的跳跃以及异想天开的思维变幻,让人很难跟上他的思维速度,但科学家们仍旧模模糊糊的听懂了大概,于是心中那股热血便慢慢的开始了沸腾。

虽然不太明白,但感觉真的很具有可行性的样子。

在这十年时间之中,整个科学家团体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社会舆论中的种种非议,文明的巨大变迁,无数人的阶层跌落,从原本幸福美满的生活变成只能在低等城市之中苟延残喘,这些变化都让科学家们心中憋了一口气。而现在,人们知道,吐出这口气的时间终于来了。

虽然这个疯狂的计划源于黄渊的一次灵光一闪,但没有前期铺垫为基础的话,那一点灵光就算出现了也无法被把握住。而整个科学家团体在这段时间之中的工以及奉献,便是孕育这一点灵光的最好土壤。

这些荣耀不仅仅只是黄渊自己的,也是整个科学家团体的。那无数个绞尽脑汁的日夜,无数个夜晚的不眠不休,那几乎将人压的喘不过气来的巨大压力这一切奉献,在今天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一个又一个质疑在莫象声的讲解之中被消除,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之中得到了解答。整个讲解过程耗去了足足五个多小时的时间,会场之中的气氛也从一开始的充满怀疑,变成了后期的狂热。

当莫象声的讲解声停下之后,会场内终于爆发出了热烈的欢呼声与鼓掌声。望着兴奋激动的同事们,黄渊脸上的皱纹也好像减少了许多。

“这个计划的提出仅仅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接下来还有很多事情在等着我们。我宣布,科学规划委员会的工重心从此刻开始转移,如非确实重要,否则所有人都放下原来的工参与到这项计划之中。我们首先需要制定详细的计划执行步骤,列出其中的所有疑难点并进行技术攻关,并进行新式推进器的总体设计与规划”

在此次会议结束之后,真正的忙碌开始了。无数测量团队出发,来到新木星与新土星处,开始进行最为详细的磁场分布与质量分布的测量工,无数专门的技术攻关小组成立,开始寻找新式推进器建造难点的解决方案,无数科学家开始了理论计算,做出整体规划

一次会议接着一次会议,一次讨论接着一次讨论,似乎永远没有停止的时候。永远会有新问题在前方等着人们,永远会有困难需要人们去解决。

直到足足半年之后,初步的执行计划才最终制定完成。接下来的事情便不只是科学家团体内部的事情了,而是需要整个文明都参与进来。而这样的事情,没有元首沈清源的出面协调与首肯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

明天便是元首沈清源从冬眠之中苏醒的日子了,用于向整个政务委员会以及元首沈清源汇报的各种材料也已经备好。黄渊知道,明天之后,无论是谁,都将会意识到科学家团体的巨大能量。

仅由政务委员会委员与沈清源参与的汇报会议仍旧无趣而冗长。委员们仍旧一一汇报了这段时间内自己的工内容与进展,直到一个多小时之后才轮到黄渊发言。

黄渊轻咳一声,站起身来,用尽量平稳的语气对沈清源,以及诸位委员说道:“元首,我们科学规划委员会应该已经找到此次危机的解决方案了。”

“什么”韩洛常,吴威等人的呼吸瞬间急促起来,只有赵阳与雷震两人仍旧神色如常,似乎早就知道了这件事情。

沈清源脸上露出了淡淡的笑容:“很好,来讲一讲你的解决方案吧。”

所有人都清楚的意识到,人类文明的命运从今天之后将再度发生转折。而这个转折将影响到每一个人的命运。一场新的浪潮即将出现,而这场浪潮将会造成什么样的变化,暂时还没有人可以看得清楚。

来不及细细思考这些事情,黄渊已经开始了自己的讲解。

“虽然细节处极其繁琐,甚至有许多地方我们仍旧在技术攻关,尚未找到合适的可行方案,但从总体来说,这个计划其实相当简单。”

黄渊轻触一个按钮,画面之中便出现了两颗硕大的行星。它们有不同的颜色,星体之上的花纹也不相同,但人们仍旧一眼便将其认了出来,知道这是凤凰星系内仅有的两颗行星,新木星与新土星。

虽然新木星的质量高达新土星的将近六倍,但其实这两颗星体的体积相差并不大。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质量越高,自身引力便越大,引力会压缩自身组成物质,令其体积缩小。甚至于有些时候,体积越小的气态巨行星,其质量便越高。

“我们的计划,便从这两颗行星开始。”

伴随着黄渊的操,两条细长的“腰带”出现在了两颗气态巨行星的赤道之上,并将其完全环绕。之后,腰带之上喷射出明亮的蓝色火焰,在这些火焰的推动之下,两颗星体的运行轨道开始发生变化。

“这是我们计划建造的超级星球加速器。它距离星球表面平均一万公里,总长度高达五十万公里,通过与星球磁场的相互用,它在启动之后将可以把巨大的推动力量施加到星体之上,并驱动着它改变自己的轨道与速度。”

长期主导过工业部门的韩洛常说道:“星球加速器的建造应该并不容易。”

黄渊微微点头:“确实如此。在我们的初步规划之中,星球加速器将分为一百万段,每一段长大约五百米。每一段之中会配备一台星球发动机以及相应的磁场与推力连接设备。它的高度与宽度分别为六十与四十米,质量大约为一百万吨左右。以此计算,星球加速器总体质量约为一万亿吨。而这样的星球加速器,我们需要建造两个,分别用于驱动新土星与新木星。”

韩洛常说道:“就算以我们现在的工业能力来算,完成这样的工程,也需要至少几十年的时间。这还是在动员文明全部力量的前提下。”

沈清源微微点了点头,示意黄渊继续。

“在两条星球加速器的推动之下,预计在十五年时间之后,两颗星球将会到达一个相当接近的轨道。这时,我们会拆除环绕两颗星球的加速器,以免在后续的合并进程之中受损。”

虚拟画面之中,两颗硕大的球体缓缓接近,两条加速器则慢慢消失。在自身引力与轨道的相互影响之下,两颗星球终于成为了一对互相环绕的双星系统,在各自环绕对方运转的同时,还在围绕着凤凰星公转。

这个双星系统是不稳定的,它们无法长期维持这样的状态。它们的距离仍在不断缩小,与之相对的则是互相环绕速

小说推荐:《六零小片警爱吃瓜爱工作》《斗破之我为雷帝》《替嫁多年后》《玄鉴仙族》《成为神明的我只锤奇观》《仙子,请听我解释》《黄昏分界》《我以机缘觅长生》【荣耀小说网】《泰昌大明

退婚流小说【tuihunliu.com】第一时间更新《地球纪元》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诸天超脱之路万界外挂供应商吾家女神初养成平行宇宙志愿穿行我的系统商城无限世界直播系统我的末日食堂三个综漫SCP纪实录弗兰克畅游星际争霸快穿之炮灰逆袭末世大领主尤影的反派女boss之旅旅法师营地钢铁萝莉无尽追缉崩坏学园大冒险位面动力火车我的穿越有些怪特勤舰队召唤提督庞茨洛夫历险记末世之修复专家我的世界编辑器逆转未来之时空领主时空旅行的言灵术士未来修理工炼金术师卫宫士郎超越的次元之旅重生黑暗年代学霸伪物语末世图腾从黑魂归来的废柴们无尽武道嘿,英雄们只有骰子知道的世界某剑仙的远征恐惧降临神盾局叛徒烧死那对异性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