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我军就要大败之际,只见天上飞来一道霞光,竟有仙人前来助阵!仙人不过一挥衣袖,那樊国的五万大军就尽数倒地!”
“仙人为何要助我大庆?”
“当然是因为我大庆注定一统天下!仙人有感于当今圣上一片雄心,甘愿屈尊成为我大庆国师!我大庆,统一天下指日可待矣!”
书生打扮的人情绪激昂,讲到兴奋之处更是直接拍桌而起,他身形单薄,面颊瘦得几乎脱相,一双眼却兴奋的大睁着。
这番话语堪称狂妄,正是午时,酒楼里客人不少,但看起来竟都十分拥护这书生的说法。
“说不定仙人就是来带圣上成仙的。”
“圣上功绩可传千秋万代!”
“圣上果真是天命在身,是当今天下唯一真龙才是!”
……
说话的人个个面露狂热之色,嘴角扯起的弧度娴熟又僵硬,脸上的笑容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整个场景滑稽而可怖。
角落里沉默的男人显得格格不入,他抬手压低头上的黑色帷帽,起身离开。
按理说,他一身绣有暗金色云纹的玄色劲杉应当低调无比,但整个酒楼大半的视线都隐蔽追随他而移动。
待彻底望不见他的身影后,偌大的酒楼霎时安静下来,一个呼吸间,从极动到极静,默契惊人。
……
庆国建国30年。
帝王为求长生特设寻仙阁,以求仙人赐药,万寿无疆。
建国31年。
寻仙阁献上仙草一株,凡近其三尺之内者,无不觉神清气爽。
庆帝大喜,赐下的金银珠宝像流水一样涌入寻仙阁,其地位也水涨船高。
建国33年。
寻仙阁进言,称,仙人之踪已觅,但其不愿现世,皆因百姓。
时今百姓不信真仙,而对各路假仙推崇至极。
上有观音佛祖地藏王,下有土地门神千里目。
民不敬仙,仙未怒已是大幸,何求其亲至也?
庆帝遂诏令天下,凡庆国子民,家中假仙之位一应销毁。如有令下而不从者,斩立决!特赐寻仙阁监察之权,以正天下视听!
一经下达,世人皆惊。
有读书人不忿,写诗痛骂此举。
诗刚经传出,就被寻仙阁找上门去,全家十二人,满门抄斩,无一活口。
满朝哗然!
有谏臣上书,称寻仙阁手段过于酷烈。
庆帝未语。
第二日,谏臣因结党营私连降三级。
自此,无人再议。
仅仅四年,寻仙阁威势大增,凡其所过之地,百姓必口颂庆帝功绩,为其祈求长生。
——以求不被抓去,成为那长生梯下的无尽亡魂之一。
因寻仙阁人外出定着一袭云袍,故百姓私下都称其为云狗。
时至今日,百姓畏云狗犹胜官矣。
酒楼中寂静良久,才不知有谁哀叹:“云狗一天三回的查,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
“仙人?也不知是真仙还是……”那先前大肆夸耀的书生第一个嗤笑。
未尽之音谁都听得出来。
没人接话,或者说,没人敢接话。
酒楼里陷入死一样的沉默,在这样一片安静中,一道人影自如的跨进大堂门槛。
“打一斤竹酒带走。”
像是根本没注意到这里古怪的氛围,那声音温和又不紧不慢的说道。
有人暗地里打量,一身白衣素净得很,没有任何花纹。
不是寻仙阁的人就好。
来人一番话成功打破了沉默,客人们聊起了家长里短的话题,像是什么都没发生过,总算热闹起来。
温渺放下一两银子,找了个空位安静坐下。
“好勒!您稍等。”
掌柜一边利索收下银子,一边招呼跑堂的小二去打酒。
酒楼的竹酒在小小的邺城非常出名,号称是喝了以后能回味三日不绝,只是其价格高昂,常人是喝不起的。
没等太久,小二便端着盛好的竹酒放在桌上。
这竹酒仅是外表就与寻常酒不同,盛在一节翠绿的竹筒里。
特制的竹盖拧得很紧,闻不到酒的辛辣,只有竹的清香。
为了方便携带,顶上特意留出来一截打上两个小孔,拿一股草绳从两边穿过并系紧,提着便可以带走。
“公子慢走!”
门口的伙计招呼道。
温渺提着竹筒跨出门槛,并不去纠正。
也不怪伙计看走眼,温渺并没有穿当下女子时兴的裙装,而是一身便于行走的连襟宽袖白衣,长发随意的束在脑后,行走时脊背挺得笔直,身量又高,容貌虽不出色但却顺眼得紧,比起女郎更像是温润如的书生郎。
温渺沿着街慢慢走出城外,耳边是商贩的叫卖声,看起来倒是一副欣欣向荣之景。
“刚出炉的包子唉!热气腾腾的肉包子!三文钱一个!”
“来两把黄花菜,便宜一点三文钱算了。”
“娘!给我买糖饼!”
……
听着耳边充斥着生活气息的呼喊,温渺想起的却是酒楼的寂静。
这就是人间?
这就是人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